这次与Lucy的见面,我们定在了卡思顾问的上海总部。印象最深的是她在交谈中总是望着你的那双眼睛,温和而不温吞,锋利却不凌厉,可以从中感受到丰富阅历在在其中印刻下的独特智慧。
她说喜欢Facebook 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写的《向前一步》这本书,欣赏作者「向前一步,勇敢进取,要事第一,聚焦目标」的雷厉风行。
「举重若重,举轻若轻」在结束这场采访回去的路上,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这两个词,她确实做到了。
偶 然
十五年前,那个在南京做了八年高校教师的Lucy应该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一名猎头。一头撞进这个对于十分陌生的行业,都是缘于一场偶然。
2004年跟随先生从南京来到上海发展,起初Lucy仍打算寻找一份教师工作。
但在一次接风宴上,有人与她谈起了未来的职业规划,告诉她:「现在有个叫猎头的职业非常热门,在国外是个高大上的工作,我觉得你可以去尝试一下。」
毕业就当了老师,一直在学校这个象牙塔里的Lucy,也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踏出了转行的第一步。
「那时我哪有什么行业、企业、岗位的概念啊,他们提的很多问题都不了解,只能硬着头皮回答。」Lucy回忆起第一次面试的情景,「谈完之后心里一凉,觉得肯定没戏了。」
出乎意料的是,虽然很多问题没有答上来,但面试官们看到了她的激情与感染力,看到了她成为猎头的特质与潜力,一致选择了通过。
以此为起点,她开启了长达十几年的猎头生涯。
▽
做老师的时候,Lucy养成了手写笔记的习惯,转行成为猎头之后,这个习惯也延续了下来。「那时候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学的,行业知识、竞争情况、如何和客户候选人沟通、甚至一些基本的企业知识。」她边查边记、边聊边记、边学边记,第一个月就记满了两大本。
这些笔记也像镇纸一样,在最初的岁月里镇着她,让她在遇到问题时没那么「怕」。
「入职后的首单,是为一家制造业的国企寻找一名首席工程师。」当时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几乎做不出来的职位,「丢」给她练手,没想到Lucy埋头做了一个月,竟然做出来了。
目标候选人都在同行业的国企中,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而这类人的简历,当时是绝对不可能在网上搜到的,要怎么找呢?一开始,Lucy就遇到了不小的难题。
「国企研发岗位和高校老师有一个共通点,如果要评职称的话一定需要发表论文。」这个思路帮助她打开了僵局。另辟蹊径地,她在网上搜索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并想办法联系到这些作者。
▽
或许做老师的经历对做猎头真的有帮助,Lucy在猎头一途仿佛无师自通。「备课需要非常强的信息收集与归纳能力;讲课需要很强的自信与个人影响力;而学术研究需要能静下心来钻研。这些都与做猎头异曲同工。」
(Lucy仍颇有当初执掌教鞭的风采)
但做猎头和做老师肯定是不一样的,猎头是一份非常「刺激」的工作,不确定性大,压力也大。
「其实我一开始是不太喜欢做猎头的,虽然我的业绩很好,但我不喜欢这种无法掌控的感觉。」对于自己过去的想法,Lucy从来也没掩藏过,「2005年的时候,我甚至一度想转 in house,不过被挽留了。」
那现在如果让你离开猎头行业,你愿意吗?我问Lucy。
「当然不,绝对不会。」她很坚定地回答我。
猎头的不确定性仍然在,为什么现在的想法改变了呢?我继续问。
「猎头常年处在这种不确定的环境中,心态管理的学习让我们拥有了抗击不确定性的能力。」她解释道,「同龄人都在讨论职业危机的时候,我很庆幸自己在猎头行业坚持下来了。」
所谓的稳、舒适,所谓确定的东西恰恰会束缚一个人。而那些让人精疲力竭、死去活来的东西,反而鞭策我们不停地成长。
Lucy和我说,她听说过日本一位猎头的「事迹」,九十几岁高龄的他仍旧精力充沛,活跃在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上。
有什么行业可以让一个人只要还想做,还做的动,就能一直做下去呢?「猎头就是其中之一吧。」
笃 定
十五年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是Lucy在猎头行业中对于「价值」的坚持。
对于候选人、对于客户来说,猎头是个什么样的存在?问题可以有很多个答案,但Lucy希望更好地做好双方「连接体」的角色。
正是如此,她一直坚持不见不推的原则,对卡思的顾问们,她也有同样的要求。
「只有猎头对候选人的优势与劣势有真正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准确地做出判断。」Lucy这样解读这个原则,「而在对候选人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我们的候选人可以不是百分百匹配,也许是80%,但通过猎头的专业解读与影响力,可以让客户感受到这80%价值的作用以及潜力,并且帮助候选人在适应企业的过程中有所成长,迅速达到100%的匹配甚至120%的价值放大,这才是卡思猎头顾问如何放大他人和自身价值的真正体现,更是卡思以及每个卡思顾问的使命!」
(放大人的价值)
不仅对于外部候选人,Lucy还希望为公司与团队赋予更多价值。
在卡思,每个顾问都有清晰的行业与职能划分。Lucy也向我展示了卡思如何打造赋能型组织——「我们HR与员工的比例是1:15,这么高的配比能够在组织优化,招聘配置,培训发展等全方位地提供给我们强有力的专业支持,有了如此的后备力量,才得以帮助卡思的顾问团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猎头的专业度非常重要,所以Lucy也没有忽略顾问们的个人成长,「在卡思,顾问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培养,不仅有内部体系化的的业务培训,也有外部的专业顾问素养培训,更少不了内部的带教,结合互相之间的合作学习与知识共享,通过内外浸入式互动培训体验,大家的自我提升意愿非常高。」
▽
在采访之前,我稍微翻阅了她的朋友圈,里面记录了她与团队成员相处的点点滴滴。我感叹于他们看起来如此有凝聚力,照片中的每个人脸上的都充满了蓬勃朝气。
私下里,甚至还有同行称她作「刘政委」。
「他们说,你团队的人是挖不动的,感觉都被你洗脑了。」说到这里,Lucy也忍不住笑起来,「哪有这么夸张。」
(共生成长)
卡思推崇的是与过去一些企业「驯化文化」所不同的「共生文化」:上下级的相处之间平等,交流自己真实的想法而不是指令传达;而在业务层面,每个人都互相帮助。
Lucy有自己的一套「柔软却坚定」的管理逻辑:管理不是强权,管理者想要服众,也从来靠的不是呵斥与惩罚。管理者应当努力帮助下属挖掘自己的潜力,将一个人真善美的东西最大化地激发出来,让他们变成更好的人。
「首先我们是平等的人。」她说,「因为平等,我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大家的真实想法,包括自身存在什么问题。」
作为领导者,以德服人,更要用行为以身作责,Lucy说,在卡思我们要求每位团队Leader都能言行一致地将卡思的文化在日常管理中落实,只有当企业文化通过自上而下的行为传播并形成每一位员工的习惯时,才具备传承性。
现在,加入卡思的每一位新人,在短时间内都很快适应并体会到了这样开放平等的文化。得益于卡思的文化价值,我们也不断吸引着更多优秀的人才。
曾经有一位合伙人对Lucy剖白,说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可以在她面前一直讲真话,而不是一味只挑好的吹着捧着。
「如果有一天,我听到的都是好话,那公司就完蛋了,我也就完蛋了。」对此,她的回应颇有直言不讳的风格。
这当然也是她的幸运。
转 变
在过去某次公开演讲上,Lucy曾向大众分享了她在猎头行业里所经历的三个角色:「顾问」、「职业经理人」、「创业者」以及随之而来的变化。
技能与阅历的层面反倒是其次的,最主要的却是心态上的转变。这种转变更明显地发生在加入卡思,从职业经理人转型为半个创业者之后。
「职业经理人的思维是,做好自己觉得应该做好的业务,支持都是公司提供的;而创业者心态是,一些难的东西不能等着公司的支持,要自己能扛事。」
2018年,Lucy给自己定下了个目标,要将卡思的上海office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并成为卡思猎头的中心总部。
但计划起步阶段就进展地不太顺利。
虽然卡思在无锡当地已经靠专业的服务赢得了在客户和业内颇高的品牌美誉度,在无锡打出去是颇有名气的。「但那时候,卡思猎头在上海也才发展没多久,哪能要求有‘一呼百应’这么高的知名度呀。」说到这,她毫不避讳地揭短。
最开始招人的时候,Lucy仍旧惯性使然地将这个大包袱全部交给了当时base在无锡、对上海猎头行业现状不太了解的HR。
但一个个电话打出去了,发现很难找到合适的人,资深些的顾问也多多少少对一家陌生的公司有所顾虑。那么如何拓展新市场呢?
好在Lucy立马开始反思,作为开道者「天助不如自助,等人不人求己」,身肩2018年团队规模扩大以及未来在各个城市开分公司的目标,自己需要有更多的作为。
于是,当即她给自己下达了任务指标——每周见5个候选人。
就这样,单枪匹马,在她的手中,上海猎头团队搭建起来了,又在一年内陆续孵化出北京、常州、大连等异地office,组建了专注于制造、汽车、自动化、新零售、电子商务、互联网、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领域的多个团队,开始了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布局……
(Lucy在新办公室乔迁贺典中发言)
此外,为了进一步在上海打出卡思在品牌上的认可度与知名度,Lucy也积极以一己之力担负起品牌宣传的职责。
「我自己本身并不是个非常喜欢social的人,但公司需要啊,那硬着头皮也要上了。」就在这篇专访发出的前一天,Lucy刚刚作为分享嘉宾参加了谷露猎头学院线下沙龙。
「在活动中只要你分享的东西足够有价值,就能得到认可。」她说,「比起初来乍到,在上海现在已经有许多同行都知道了卡思的Lucy,认可了卡思,甚至现在的小伙伴中也有参加活动后‘慕名而来’的,看到卡思这个品牌正在上海生根发芽,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Lucy正在猎头千人大会上分享)
有人支持固然是好的,没有的话,即使孤独一人也要去披荆斩棘。也许这并不仅仅是创业者的心态,更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担当。
而这样的创业者心态也延续到了卡思在寻找合伙人时的倾向。
「当你选择走上合伙人这条路之后,你就不再是一个只需要做好业务就行的职业经理人了」因此,卡思现在正在主动寻找那些积极进取,想要摆脱限制不断突破自我并真正做出一番成就的精英成为合伙人。
在提出要求的同时,公司也在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支持。
Lucy告诉我,为减轻合伙人在初期阶段可能面临的成本压力,卡思总部会在新开设Office的前两年承担技术、市场、HR等支持的运营费用的,以支持合伙人能更好的集中精力投入到开拓发展业务中去。
为了抓住快速发展的机会、换取长远的未来,公司已经做好了牺牲当下利益换取未来更大价值的准备。这样的格局恰恰是卡思每个高层甚至每位员工所认同和拥有的。
「我们的愿景是一致的,做大然后做强。」
未 知
技术的变革正在逐渐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猎头的工作方式。
「跟上它的步伐甚至走在它前面,而不是被变化的浪潮裹挟。」
从2016年开始,卡思就将每年利润的30%投入到猎头拥抱互联网新模式的探索中。
Lucy很欣赏自己的搭档——卡思的创始人Eric。「卡思在他的创立下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取得了可人的成绩,而他不止步于此,不断在国内外进行学习交流,升级自己的认知思维;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发展趋势有独到的见解。这些都使得他的目光从来不是只盯着眼前的短期利益,更多地关注未来市场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而从卡思创立之初就加入,如今是卡思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的Sandy则用自己的行为传播着卡思的共生文化,「上海office成立这一年来,得到了Sandy和她团队的大力支持。」而上海这个一线城市的猎头团队与无锡这个二线城市的猎头团队如此和谐地相融合作,也为Lucy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三个总能在公司经营管理的层面进行观点的‘碰撞’与‘融合’。」她说。
(Eric右一,Lucy,Sandy左一)
「平台化」是摆脱过去猎头公司过度依赖顾问个人能力的「良药」吗?
在传统一些的行业里,猎头之间的「厮杀」已经是一片红海了,出路在哪里?
猎头已经越来越不像我们原来以为的样子,市场不断地下沉,是继续吃过去的小蛋糕还是努力把蛋糕做大?
人力资源公司的商业模式有很多种,到底哪个才能通向更远的未来?
……
身处这个行业,我们多多少少都想过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没有绝对「正确」和「不变」的答案,于是有人焦虑不堪。
Lucy认为,做什么事都是有风险的,但因为可能的风险而犹豫不决、固步不前是不可取的,「要焦虑的东西太多了,明白自己的『度』在哪里,掌握自己的工作节奏,做就对了。」
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确定的是自己。面对未来,Lucy做好了长跑的准备,并对未来充满期待。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立稳身,才能接住事,在摇摆不定的行业中,这一抹坚定难能可贵。
后记
Lucy生在干燥寒冷的北方,家却安在了吴侬软语的南方。
读书的时候,朱自清的《春》曾让她对江南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你能想象吗?」她说,「一个人会因为小时候读过的一篇文章,而决定离开家乡来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
透过玻璃窗,她看着窗外的雨,像看到了年少时的浪漫情怀。
END